起源于1983年的ICW全球发明大会,历经40年发展成为覆盖15国的青少年科创盛会。该赛事突破传统竞赛模式,独创STEMIE培养体系,将发明创造与商业思维融入教学过程,每年吸引超过12万参赛者同台竞技。
组别划分 | 对应学段 | 作品要求 |
---|---|---|
G组 | 1-2年级 | 创意模型+设计图 |
P组 | 3-5年级 | 功能原型+测试报告 |
J组 | 6-9年级 | 完整作品+商业计划 |
课程设置三大实训模块:发明日志撰写指导、原型制作工作坊、模拟路演特训。通过12周的系统训练,学员可完整掌握从问题发现到商业转化的全流程技能。
采用阶梯式培养策略,学员需完成区域赛-中国总决赛-全球总决赛三级跃迁。2023年数据显示,翰林学员在中国区决赛的晋级率达78%,全球赛获奖比例达42%。
作品将从创新性(30%)、实用性(25%)、完成度(20%)、社会价值(15%)、商业潜力(10%)五个维度进行综合评分。往届获奖作品普遍具备明确的用户画像和可持续改进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