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儿童成长过程中,注意力发展直接影响学习效能与行为表现。专业康复机构采用国际认证的OT(作业治疗)体系,通过结构化评估制定个性化训练方案。以广州地区某知名康复中心为例,其疗程设置包含三个阶段:
训练阶段 | 核心目标 | 课程形式 |
---|---|---|
基础感知训练 | 改善感官统合能力 | 触觉箱探索/平衡板训练 |
专注力强化 | 延长持续注意时长 | 视觉追踪游戏/听觉辨识任务 |
行为迁移 | 课堂知识应用转化 | 情景模拟/角色扮演训练 |
台湾职能治疗专家张邵霞教授领衔的顾问团队,结合大陆儿童发展特点改良评估工具。16位督导定期开展个案研讨,72位康复师均需完成600小时实操培训。课程设计遵循三大原则:
标准课程设置为每周2-3次训练,每次持续90分钟。前30分钟进行感觉统合训练,中间45分钟开展专项注意力任务,最后15分钟完成行为记录与反馈。课程特色体现在三个维度:
采用新加坡国立大学研发的视觉追踪系统,通过动态图像捕捉技术记录眼球运动轨迹。训练任务包含颜色辨识、图形匹配、序列记忆等12种模式,系统自动生成训练报告。
应用正向行为支持技术,建立代币奖励系统。设置清晰的行为预期目标,通过即时反馈机制强化恰当行为。每节课记录问题行为发生频率,生成改善趋势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