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00-663-3380
作为教学实践的重要延伸,该校在学术交流领域持续发力。纳米能源与技术国际会议已发展成为具有行业影响力的学术盛会,吸引全球14国200余位专家参与研讨。常态化举办的院士讲堂系列活动中,超导材料、量子计算等前沿领域专家定期开展专题讲座,其中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丹·谢赫特曼教授的专题报告会,为低年级学生创造了与学者对话的珍贵机会。
活动类型 | 特色项目 | 参与规模 |
---|---|---|
学术交流 | 院士讲堂/国际会议 | 200+专家学者 |
社团活动 | 模联/创业商社 | 17个学生组织 |
文化体验 | 非遗研究院参访 | 季度性开展 |
学生自主管理的社团体系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。音乐类社团突破传统形式,新民乐社将电子音乐与传统乐器创新融合,在社团之夜呈现跨界演出。运动类社团实行分级训练制度,篮球社根据学员基础分设技巧提升班和竞赛特训班,配备专业教练团队。模拟联合国社团采用议题责任制,每学期聚焦3-4个国际热点问题开展深度研讨。
校园开放日设置模块化体验动线,包含实验室探索、学术工坊、社团展示三大功能区。在工程实验中心,来访者可亲手操作3D打印设备制作模型;数学营闯关竞赛融入AR技术,参赛者通过移动端完成空间几何解题。选修课程体系引入社会资源,攀岩课程由省级专业教练执教,教学场地获得国际登山联合会认证。